台灣去年面臨COVID-19(omicron)讓台灣防疫破功,導致決定將於病毒共存,讓台灣景氣再度重創,去年的omicron真的讓不少確診者非常頭痛,因為確診者康復後最頭痛問題就是副作用,常見症狀包括:疲勞、呼吸急促、認知功能障礙等,通常會對日常功能產生影響。
然而將面臨9月的中秋連假的到來,長新冠omicron家族太皇BA.5來報到,雖晚了其他國家一大步,台灣的BA.5流行才正要開始,近兩日確診人數重回3萬例,指揮中心預估這一波疫情高峰將落在9月中下旬。儘管目前最新研究數據的證據,Omicron不會像Delta發生這麼多長新冠個案,相比Delta時期大約下降了74%到90%,可能就是因為Omicron以輕症居多,導致「長新冠」比例下降。
疫苗追加劑施打及早期藥物治療除了預防BA.4及BA.5並減少其中重症、死亡的發生之外,對於「長新冠」也具有保護效果,目前研究證實,施打兩劑以上疫苗可有效保護感染後「長新冠」風險約49%到84%。
不過,雖然這波流行並未像5月時的BA.2一樣成為大流行,但這波小波流行所引起BA.4、BA.5的比例,單就8月底而言,幾乎占了現在流行的60%以上。且台灣目前各地區的感染率均有上升的趨勢,在竹苗宜花東地區的感染率比北北基桃地區的感染率來的高;在南部地區可以發現,中彰南高及投雲嘉屏的感染率歲沒有上述所提兩個區域來得高,但皆有往上升的趨勢。
台灣疫情相對於國外而言,發生時間較晚,目前疫情重點放在近2周發生的中重症以及死亡情形,本周台灣因受BA.4、BA.5影響,整體而言中重症以及死亡都有上升趨勢,中症率相較於8月中旬上升37%、重症上升15%、死亡率則上升近29%。
對於發生中重症情形的患者,應該及早給予抗病毒藥物治療;對於容易產生中重症或是死亡的族群,則希望能盡快接種疫苗追加劑,特別是免疫較為缺乏極脆弱的族群。
本站內容僅供參考,一切診斷與治療請遵從醫師指導。
台南近視雷射推薦, all on 4植牙, 氫氣機, 高雄頂級SPA,